人物專訪-音樂教育家芬貝爾先生
2011/12 月號
MUZIK/提供
文/李明蒨
圖/謬斯客古典樂刊
學琴是一場豐盛的探險之旅……
想學琴的小朋友說:「學琴好酷!」看著台上演奏者優美彈
奏、手指彈跳,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如此,這是許多習琴
者開啟彈奏的最初動機。一段時間過後,學琴的小朋友哭著
跟媽媽說:「媽媽,我不想再彈琴了!」踏入琴房,不代表
距離演奏舞台更近,挑戰才正式開始。若是有一套教材以探
索、發現和開創為主軸,像尋寶之旅充滿冒險的興奮期
待,學習起來必然動力十足。
奏、手指彈跳,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如此,這是許多習琴
者開啟彈奏的最初動機。一段時間過後,學琴的小朋友哭著
跟媽媽說:「媽媽,我不想再彈琴了!」踏入琴房,不代表
距離演奏舞台更近,挑戰才正式開始。若是有一套教材以探
索、發現和開創為主軸,像尋寶之旅充滿冒險的興奮期
待,學習起來必然動力十足。
鋼琴教育家芬貝爾(Randall Faber)先生,以鼓舞習琴者的
學習動力為要,出版系列專業鋼琴教程「Piano
Adventures」。訪談前先行研究部分教本,看得出芬貝爾先
生不僅著重與彈奏相關的基礎訓練,更是重視學生心理反
應與情感表達,主張音樂教育也是「人」的教育。懷著敬
佩之意,來到功學社演奏廳進行以下音樂談話。
李明蒨(以下簡稱李):今天我們主要談的是您所發行的
鋼琴教材「Piano Adventures」,在我們正式進入主題之
前,是否請您談一談對於「鋼琴教育」的看法?
芬貝爾(以下簡稱芬):一般來說,老師只希望學生照著他
的話做,這似乎是最簡單的教學方式,
事實上彈琴是一種深層的表達,與內心、靈魂相連繫,
不是表面的模仿與複製。
許多學生使用上百年的教材如拜爾、徹爾尼,
單只專注手指肌肉鍛鍊,養成機械式彈奏習慣,
相對地遞減個人內在情感表達,這是很可惜的,
失去體驗音樂的樂趣。
老師需要評估的是,如何正確「引導」學生瞭解音樂的意
義,彈出有意義的音樂,這樣的引導可能影響學生一輩子。
李:這就是您當初研發這套鋼琴教材的動機嗎?
芬:許多年前,我和南西(Nancy Faber,芬貝爾太太,音
樂家、作曲家)在美國教很多學生,當時發現坊間教材極為
類似,因此想研究出一套特別的、有趣味的教材。南西因此
寫了很多有趣的旋律給學生彈奏,我則負責針對不同程度設
計課程,除了古典樂曲,其中尚包含爵士樂、流行樂等各種
音樂類型。嘗試結果學生反應熱烈,彈琴樂趣大為提升,因
此奠定我們朝這個方向進行更完整的教材研究。
李:這套名為「Piano Adventures」的教材,是否如字面
意義,希望帶領學生進行一趟音樂冒險之旅?
芬:絕對是的!音樂的表達就像一場冒險之旅,這麼說好
了,就像一項艱鉅任務,這套教材賦予老師這項任務,帶有
哲學意味地引導學生表達音樂。我們在美國密西根州設有教
學研究中心,除了提供給小朋友、成人到老師各式豐富課
程,還有持續至今三十年的教學研究,開發探索音樂的能力
是我們強調的重點。
原文網址: 人物專訪-音樂教育家芬貝爾先生 | MUZIK謬斯客 | 雜誌櫃 |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://mag.nownews.com/article.php?mag=7-35-9648#ixzz2uX2NQhOb
李:在一系列豐富的鋼琴教程中,其中以「Pre Time」、
「Big Time」最受歡迎,為什麼?
芬:這套教材的部分樂曲由南西創作,同時我們也蒐集或改
編許多耳熟能響的旋律提供學生選擇。我們的課程針對每一
級次規劃有古典、流行、搖滾、爵士、童謠、讚美詩、聖
誕曲等各類型樂曲,開放學生依個人喜好自由選擇,自由
組合。
編許多耳熟能響的旋律提供學生選擇。我們的課程針對每一
級次規劃有古典、流行、搖滾、爵士、童謠、讚美詩、聖
誕曲等各類型樂曲,開放學生依個人喜好自由選擇,自由
組合。
這兩種級次特別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,與諸多琅琅上口的旋
律有關,例如古典曲目包含「小夜曲」、「倫敦交響曲」、
「牧羊人之歌」、「卡農」、「骷髏之舞」、「第五號 匈牙
利舞曲」;流行曲目包含音樂劇「Dancing Queen」、電影
配樂「Star Wars」、「You Raise me up」等膾炙人口旋
律。熟悉好聽的旋律,總是受到喜愛,學生任意試奏幾個
音,很容易獲得「這首我知道」的成就感。在聚會中表演
這些受歡迎的曲目,另一方面可促進人際關係,這樣的學
習充滿動力。
律有關,例如古典曲目包含「小夜曲」、「倫敦交響曲」、
「牧羊人之歌」、「卡農」、「骷髏之舞」、「第五號 匈牙
利舞曲」;流行曲目包含音樂劇「Dancing Queen」、電影
配樂「Star Wars」、「You Raise me up」等膾炙人口旋
律。熟悉好聽的旋律,總是受到喜愛,學生任意試奏幾個
音,很容易獲得「這首我知道」的成就感。在聚會中表演
這些受歡迎的曲目,另一方面可促進人際關係,這樣的學
習充滿動力。
李:「Piano Adventures」在台灣由功學社引進部分教
程,未來是否打算繼續發行更多、更完整教本?另外,就
目前已出版教程,應如何搭配其他教材使用?
程,未來是否打算繼續發行更多、更完整教本?另外,就
目前已出版教程,應如何搭配其他教材使用?
芬:在美國發行的教本共有五十冊,台灣目前出版屬於
「基礎鋼琴教程」,從初級到第五級,每一級包含四本主要
教本:鋼琴教本、鋼琴樂理、鋼琴表演、鋼琴技巧,以及
一冊聖誕曲集,針對十二歲以下建立具有音樂性的彈奏技
巧,例如手腕的擺動、老師伴奏引導、邊彈邊唱歌詞等。
希望未來有機會出版到十八歲以上各級教本,這個部份會持
續和功學社協商。
「基礎鋼琴教程」,從初級到第五級,每一級包含四本主要
教本:鋼琴教本、鋼琴樂理、鋼琴表演、鋼琴技巧,以及
一冊聖誕曲集,針對十二歲以下建立具有音樂性的彈奏技
巧,例如手腕的擺動、老師伴奏引導、邊彈邊唱歌詞等。
希望未來有機會出版到十八歲以上各級教本,這個部份會持
續和功學社協商。
使用其他輔助教材並不會有所衝突,我們的教材不只是彈
奏,還有樂理、聽力訓練、正確手型、常見彈奏技巧、開
發音樂性,這些教本內容有助任何教材彈奏,例如彈徹爾
尼、彈巴赫、彈蕭邦、彈李斯特皆然,只要找到符合學生
級次教本,搭配或單獨學習都很合適。
奏,還有樂理、聽力訓練、正確手型、常見彈奏技巧、開
發音樂性,這些教本內容有助任何教材彈奏,例如彈徹爾
尼、彈巴赫、彈蕭邦、彈李斯特皆然,只要找到符合學生
級次教本,搭配或單獨學習都很合適。
原文網址: 人物專訪-音樂教育家芬貝爾先生 | MUZIK謬斯客 | 雜誌櫃 |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://mag.nownews.com/article.php?mag=7-35-9648&page=2#ixzz2uX2W4hiN
RANDALL FABER 芬貝爾
藍道.芬貝爾是位經常演出的古典鋼琴家。
同時,其關於音樂藝術性和天分發展的演說,
也遍及美國與加拿大,是音樂協會公認的主要講師。
除了在音樂上的學識外,
他還擁有范德堡大學教育和人類發展學的博士學位。
因擁有這些背景與理論,
讓芬貝爾夫婦-南西(Nancy)和藍道(Randall)的教材與教學,
更顯露出人本主義與培養身心健全發展的願景,
並成為其一大優勢。
畢竟,無論是老師或是編寫教材的學者,對學生的心理、認知發展,都需要有一定的認識。
Cognition 認知 = Perception 感受 + Processing 處理
芬貝爾認為「視譜」這件事,不是一個一個音單獨看,
音符是有連續性、方向性的。
同時,視譜與「視覺」和「聽覺」有關,
因此在初級階段的孩童教材,
著重在強化視覺與聽覺的連結,
例如上行的音型,想像成氣球往上飄,
強調學生的感受力( Perception) ,
感受律動、節奏、拍子、調性......等等。
透過感受再加上音樂的理論,做出正確的音樂處理。。
談到處理,就要先瞭解左右腦是如何分工。
左腦擅於分析,處理舊的事物,處理相同的事情;
右腦擅於創造,處理新的事物,處理不同的事情。
全球現今已有多項醫學研究報告顯示,
學習音樂是有助於左右腦的連結,強化左右腦的功能。
芬貝爾分享了他如何教學生的小技巧,
強調把譜看成「群組化」,
例如:段落、節奏、音符、和弦...等等
或是在老師示範時,
要求學生同時指出譜上的音,視覺與聽覺的刺激,
並且讓學生以不同方式練習同一件事,
小朋友也會比較容易專注並且覺得有趣,
尤其對於專注力低的小朋友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
在學生練好樂譜上基本的東西後,
也可以不定時帶入一些
充滿想像力的小遊戲融入曲目中
(例如速度的變化,模仿火車越來越快,最後漸慢停下來),
教師可自由發揮想像,並在每堂課檢視學生的反應,
自身教學是否有創造力,相信這對教師和學生都能有滿滿的收穫 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